科技狗點評:
全民 ANC 的時代終於要來了嗎? 連 QCC304X 也支援自適應 ANC 降噪啦 ~ |
作者/科技狗 3C Dog
去年初高通發表了新一代的 SoC 晶片,分別為偏向旗艦級別的 QCC514X 系列以及偏向中階或入門市場的 QCC304X 系列。
和前一代的 QCC512X 與 QCC30XX 系列相比之下連接更穩定且擁有更持久的續航力,並支援能夠感知周遭環境的自適應 ANC 主動降噪(Adaptive ANC)和 Qualcomm TrueWireless Mirroring 無縫切換技術。
一年後各大廠牌陸續推出搭載 QCC5141 旗艦晶片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像是前陣子熱度很高的 Libratone Air+ 2 小鳥耳機等等……
這次開箱 Cleer 品牌是進駐的英國奢侈品百貨 Harrods 和 Selfridges 專櫃音響品牌,新推出的 Cleer Ally Plus II 售價僅 NT$3,999,搭載旗艦 QCC5141 晶片,相較上一代 Cleer Ally Plus 支援到藍牙 5.2、aptX Adaptive 編碼,至於實際音質感受及延遲表現如何、QCC514X 及 QCC304X 系列有什麼差別,本篇文章將一併為大家解析。
🉑 高規格.好價格 >>> https://bit.ly/3le0a7Z
大綱目錄
外觀特色 |
耳機規格 |
觸控控制 |
音質感受 |
通話 & 延遲 |
Cleer+ App |
評語總結 |
常見問題 Q&A |
完整影片 |
Cleer Ally Plus II 規格 |
圖集欣賞 |
外觀特色
▲ 盒附加上耳機上的耳塞共有八組,給的配件非常足。
Cleer 品牌一直以來都是走音效精品路線,其產品在的外型設計師也是來自勞斯萊斯汽車品牌的設計師 Andre De Salis 所設計的,也因此 Cleer 的產品外型相較目前主流的真無線耳機看起來更精緻些。
新品 Ally Plus II 的外盒在部分文字採用燙印設計,看起來相當簡約典雅,盒附配件也給得很齊全,除了基本的耳機及充電艙,連帶耳機上的預裝耳塞共給了八組,分別是:四種尺寸的圓形耳塞、三種尺寸的斜角耳塞,使用者能根據自身耳道大小來更換,也因為耳機本體的設計,盒附並沒有附上耳翼。
盒裝內有這些配件:
- Cleer Ally Plus II 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 Cleer Ally Plus II 充電艙
- XS、S、L、XL 四種尺寸圓形矽膠耳塞各一組
- S、M、L 三種尺寸斜角矽膠耳塞各一組
- Type-A to C 充電線
- 說明書及保固卡
▲ 充電艙就像飾品展示櫃一樣,展現出 Ally Plus II 的獨到之處。
Ally Plus II 共有灰、藍共兩色,但拿到灰色實機反而覺得顏色是那種偏低調溫柔的奶茶色。有別於市面上其他的真無線藍牙耳機,Ally Plus II 將充電艙中央改成透明設計,乍看之下就像是百貨公司的飾品展示櫃一樣,給人一種簡約高級感,私心覺得周圍黑邊拿掉一定會更好看!
不過這次的充電艙不像前一代一樣採用鋁合金材質,全機包含中央透明窗都替換成磨砂塑膠,整體重量 59.6g 也相對比上一代的 80g 還要輕上不少,雖不沾指紋但些許油脂及棉絮還是會沾染在上面,需要定期清理。
▲ 唯一一顆充電艙 LED 電量指示燈就在艙內兩耳中央。
另外,充電艙的 LED 電量指示燈設在艙內兩耳正中央,兩耳也都有明確以 R、L 標示,闔上蓋子能夠透過透明處查看燈號,左右耳標示則會被巧妙地隱藏起來,不過因為只有一顆燈號以白、紅燈兩色替換較不直覺,且 Cleer+ App 無顯示充電艙電量,因此使用者並無法得知詳細剩餘電量。
【充電中】充電艙 LED 燈號剩餘電量顯示:
- 白燈恆亮:100%
- 紅燈恆亮:1 – 99%
【待機中】充電艙 LED 燈號剩餘電量顯示:
- 白燈恆亮:20 – 100%
- 紅燈恆亮:1 – 19%
▲ 除了有線也能透過無線的方式為 Ally Plus II 充電。
轉到後側,能看到目前主流的 USB Type-C 充電孔,另外雖然底部沒有標示,但 Ally Plus II 支援無線充電,也因為底部接觸面積大且整體設計方方正正的,放在桌上使用無線充電都很穩定。
▲ 雖沒有阻尼感,但開闔手感緊實不鬆動。
實際掀開充電艙上蓋,雖然沒有阻尼感,但也不會有連接處鬆鬆的感覺,整體開闔手感非常緊實滑順,但向前傾斜是不會自動闔上的喔!
另外要注意的是,若替換上內附斜角耳塞,即便是最小號剛開始放進充電艙都需要再稍微挪動一下才能完整放入,圓形耳塞則不會有這個問題。
▲ 耳機延伸出的小區域藏有一顆內嵌式 LED 指示燈。
耳機本體比上一代略大了一點,周遭圍繞一圈亮面塑膠點綴,中間的 Cleer Logo 便是操作觸控指令的區域。
耳機前下方延伸出來的小凸出區域則藏有一顆內嵌式 LED 指示燈,摸過去非常平坦完全感受不到燈號。在此處可以看到耳機配對等狀態之外,與裝置成功配對後約每 6 秒則會閃爍一下白燈,不過白色燈號在霧灰色耳機下非常低調,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到燈號在閃爍。
▲ Ally Plus II 設有指向性麥克風以及入 / 離耳偵測功能。
在斜下方這個小凸出區域尾端也各設有一顆指向性麥克風,有助於通話時能更準確地收錄聲音。
翻到耳機內部,除了標示左右耳的 R、L 及充電接點之外,兩耳都有入 / 離耳偵測的感應區塊。
▲ 橢圓形發聲孔相較上一代,在配戴上更舒服些。
和上一代比較不同的還有發聲孔形狀,本次 Ally Plus II 從原本的圓形轉為橢圓形設計,在配戴上更符合人體工學也更為穩固些。
個人有試著將身邊的圓形發聲孔耳塞裝上 Ally Plus II 測試,雖然硬塞能夠成功裝上去,不過會大幅影響配戴穩固性和舒適度,若是想使用自己慣用的耳塞,建議購買耳機前還是要帶著耳塞去試聽看看。
對了!雖然說發聲孔是橢圓形的,但隨附耳塞的孔洞都是圓形的喔!XD
▲ 即便沒有耳翼,Ally Plus II 依舊有一定的穩定性。
重量約 5.9g 的單耳機實際上耳後存在感非常低,雖然說視覺上仍偏大一點,但看起來和之前開箱過的溫暖系耳機 AU-Stream Hybrid 一樣非常有質感。
歸功於耳機內部的微凹設計,即便沒有耳翼,耳機仍然能很穩固地卡在耳道中,無論是走路或運動都沒遇過自然脫落的情形發生。
▲ 斜角耳塞較圓形耳塞舒適穩固,不過收納較為不便。
但是穩定性跟耳塞也很有關係,個人使用下來認為隨附的斜角耳塞無論是配戴穩固度、舒適度,都略勝圓形耳塞,不過剛開始要收在充電艙會因為耳塞面積較大,需要稍微挪一下才能放好。
也簡單提供我自己的配戴感受給大家參考:
穩固度 | S 斜角 > M 圓形 |
舒適度 |
S 斜角 > M 圓形 |
收納性 | M 圓形 > S 斜角 |
異物感 | M 圓形 > S 斜角 |
▲ 音量需開到非常大聲,才會聽到一點點漏音。
至於大部分真無線藍牙耳機都會有的漏音狀況,Ally Plus II 要開到近 9 – 10 成的音量,才會聽到些許外漏的音樂,若平常正常使用旁人是無法聽到耳機內音樂的喔!
耳機規格
▲ QCC5141 和 QCC3040 晶片差在哪?
規格部分採用最新的 QCC5141 高通旗艦晶片,它跟 QCC3040 都支援最新的藍牙 5.2、自適應 ANC 主動降噪(Hybrid ANC),以及可以無縫切換主副耳讓音樂不中斷的 Qualcomm TrueWireless Mirroring。
不過在語音助理的部分,只有 QCC5141 支援語音喚醒(EX:OK Google),QCC3040 則只能單純透過耳機上的按鈕觸發;且 QCC5141 的 CPU 及 DSP 時脈都比 QCC3040 高了兩倍之多,整體晶片速度更快,能夠搭配耳機商另外開發的 App 達到客製化的需求。
簡單來說它們的市場定位就是:
- 旗艦級別:QCC514X 系列
- 入門或中階:QCC304X 系列
兩者主要差異比較:
QCC5141 | QCC3040 | |
CPU 時脈速度 | 最高 80MHz | 最高 32MHz |
DSP 時脈速度 | 2 x 120MHz | 1 x 120MHz |
語音助理 |
手動觸發 語音喚醒 |
手動觸發 |
▲ 雖然支援到 aptX Adaptive 但並不支援 AAC 編碼。
有趣的是 Ally Plus II 的藍牙編碼雖然支援到 aptX Adaptive,但再往下就只支援 SBC 而已,不支援處理能力較強的 AAC,對於 Apple 用戶來說算是一大硬傷,畢竟目前 Apple 的產品及音樂服務普遍都還是以 AAC 為主嘛!
Cleer Ally Plus II 支援的藍牙編碼:
- SBC
- aptX Adaptive
▲ Ally Plus II 支援 Hybrid ANC 來減少耳道負擔。
Ally Plus II 支援 ANC 主動降噪及環境通透功能,不過在耳機上的觸控面板僅能切換這兩種模式(切換時會發出語音提示聲),若要關閉功能或是調整環境通透強度,則需要透過 Cleer+ App 細調。
此外,它也開通了 QCC5141 搭載的自適應 ANC 主動降噪功能 ─ Hybrid ANC,簡單來說耳機會根據使用者目前的環境,自動調整 ANC 降噪程度,讓使用者不會持續在高度壓力狀態,來減少耳道負擔增強舒適度,就有點像 JLab JBuds Air ANC 的 smart ANC 那樣,降噪深度則約落在 -35dB 左右,能夠降低大概 93.75% 的環境噪音。
接著也稍微說說這些模式帶給我的體驗如何:
ANC 主動降噪(Noise Cancellation Mode)
Ally Plus II 耳機的封閉性佳,開啟 ANC 降噪後,在辦公室環境下空調聲基本會被消到幾乎聽不到,但還是可以聽到非常些微的鍵盤打字聲,而周遭的人在講話則會被降到「你知道對方在講話,但你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的程度;戶外環境的車流聲體感上約被降低了 8 – 9 成的噪音,但比較偏高頻的喇叭聲還是能明顯聽得到。
至於 Hybrid ANC 的自適應降噪調節,說真的體驗下來並沒有明顯的調整幅度,不過個人使用最小號斜角耳塞常駐於 ANC 降噪模式,長時間使用下配戴非常舒服,確實不會感受到高壓不適感。
有別於部分降噪耳機會在配戴舒適度與降噪能力做取捨,個人認為 Ally Plus II 的 Hybrid ANC 正是兼顧這兩者的解決方案,不過它的 ANC 降噪強度就無法再透過 Cleer+ App 仔細調整強弱囉!
環境通透模式(Ambient Mode)
環境通透模式預設是在第 6 段強度,透過 Cleer+ App 能夠再調整 1 – 10 段的強弱,不過調到最大聲會有明顯的放大感及稍微的機械音,長時間聆聽易有不適感,不建議長時間開啟。
而在預設的第 6 段強度則幾乎不會有機械音或刻意放大的不舒服,整體聽起來音樂和環境音融合得很自然,算是非常接近 Jabra Elite 85t 的監聽表現,老實說 Elite 85t 還是更自然一點點,不過以價差 NT$3,891 的前提來看,Ally Plus II 的 CP 值確實就比較高囉!
▲ Ally Plus II 的入 / 離耳偵測靈敏度如何?
Ally Plus II 可以透過耳機內部的感應器達到入耳偵測及離耳偵測功能,拿下耳機時需要離開耳道約 10 – 15cm 的距離,才比較容易被偵測到離耳以暫停音訊;如果你只是拿到耳道旁邊一點點而已,會比較難被偵測到離耳,導致音訊並不會自動暫停。
反觀入耳偵測的反應就比較靈敏一點,直接戴上去音訊就會自動播放,不過入離耳偵測皆無法透過 Cleer+ App 關閉。順道一提 Ally Plus II 雖然搭載高通旗艦晶片,但不支援藍牙多點連線,一次只能連一部裝置使用。
▲ 配對時間略久了點,不過左右耳都可以獨立使用。
打開充電艙要記得把耳機拿出來 Ally Plus II 才會進入配對狀態,若先前已經配對過的話需再等個 6 – 7 秒左右才能成功連上裝置。
Ally Plus II 的兩耳都可以單獨使用,雖說 TrueWireless Mirroring 讓單耳雙耳之間的轉換幾乎能稱上是無縫的程度,不過因為將耳機拿下來就會觸發離耳偵測導致音訊暫停,所以雙耳轉單耳使用時還是需要再手動播放音訊。
▲ 在裝置上的藍牙選單只會顯示一個耳機型號。
配對成功後,在裝置的藍牙選單內查看,只會看到一個藍牙耳機的型號,且因為僅支援 aptX Adaptive 和 SBC 編碼,在選單中關閉「使用高品質音訊」的話即等於開啟 SBC 編碼。
搭配裝置:OPPO Reno6 Pro 5G
▲ 實測下開啟 ANC 主動降噪,耳機約有 7hrs 37mins 總續航。
除了使用主流的 Type-C 有線充電,使用者也可以透過無線充電或無線電力共享的方式為充電艙充電。
Ally Plus II 單邊耳機的電池容量有 85mAh,充電艙則約在 500mAh,我們實際切換到 ANC 主動降噪並開啟 aptX Adaptive 持續聆聽 Tidal Master 歌曲來測試續航力,約 7hrs 37mins 兩邊耳機就會完全沒電自動關機,測試時音量大約是 5 – 6 成,如果使用較小音量,可能會有好一點的表現。
接著將完全沒電的耳機放入充電艙開始充電,15 分鐘兩耳便會充到 50% 左右,只需花費 1 小時就能完全充滿兩邊耳機共 170mAh 的總電量。無論是續航還是充電,兩邊耳機的耗電量及充電量皆近乎同步,不會有兩耳機電量相差過大導致有一邊先沒電自動關機的情形發生。
實測續航掉電數據:
測試環境 | |
測試耳機 Cleer Ally Plus II 配對裝置 OPPO Reno6 Pro 5G 初始狀態 電量 100% 測試環境 音量 5 – 6 成 開啟 ANC 主動降噪 Tidal 高音質串流音樂 |
|
耳機續航實測 | |
播放時長 | 剩餘電量 |
1hr |
左耳:90% 右耳:90% |
2hrs |
左耳:75% 右耳:75% |
3hrs |
左耳:60% 右耳:60% |
4hrs |
左耳:50% 右耳:50% |
5hrs |
左耳:35% 右耳:35% |
6hrs |
左耳:20% 右耳:20% |
7hrs |
左耳:10% 右耳:10% |
約 7hrs 37mins | 兩耳沒電自動關機 |
耳機放進充電艙之充電數據:
耳機丟充電艙 充電測試 (從完全關機 0% 開始充) |
|
充電時長 | 顯示電量 |
15mins |
左耳:50% 右耳:45% |
30mins |
左耳:65% 右耳:65% |
45hrs |
左耳:80% 右耳:80% |
1hrs |
左耳:100% 右耳:100% |
▲ 具備 IPX4 防水等級,達到足夠的抗汗能力。
Ally Plus II 雖然有防水能力,但只有 IPX4 防潑水等級,對於日常使用或戴著運動流汗來說具有足夠的防護力,就是需要注意不要淋到雨或浸水,也要記得碰水後要擦乾、風乾,藉此降低耳機損壞率。
※ 充電艙不支援防水。
觸控控制
▲ 觸控指令需要稍微學習一下才能上手。
Ally Plus II 採用觸控的方式對耳機下達指令,不過除了切換降噪模式會有人聲語音提示之外,其他指令都不會有提示音,且指令和一般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邏輯略有不同,剛拿到需要稍微記一下。
至於觸控反應部分,體感上約在觸控 1 秒多左右指令就會達成,稱不上即按即反應,但速度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個人用下來除了伸懶腰偶爾會不小心碰到之外,幾乎不大有誤觸的情形。
詳細觸控指令:
一般使用 | |
左耳機 | 右耳機 |
暫停 / 播放 觸控 1 下 |
|
播放下一首 觸控 2 下 |
切換 ANC 主動降噪 / 通透模式 觸控 2 下 |
播放上一首 觸控 3 下 |
預設無功能 觸控 3 下 |
音量減少 觸控一下並接著長按漸減 |
音量增加 觸控一下並接著長按漸減 |
通話功能 | |
左、右耳皆相同 | |
接聽 / 掛斷電話 觸控 1 下 |
|
拒接來電 長按 1 秒 |
|
語音助理 長按 2 秒 |
※ App 僅能自定義左右耳「點兩下」及「點三下」功能。
音質感受
▲ 開啟 ANC 降噪後,反而加強了低、高頻聽感。
有別於前一代採用釹磁驅動單體,這次 Ally Plus II 搭載 10mm 石墨烯動圈單體,並有 20Hz – 20kHz 動態範圍以及 32Ω 阻抗,藍牙編碼則只有 SBC 和 aptX Adaptive 並沒有 AAC。
開啟 ANC 主動降噪後 Ally Plus II 被拉得類似像 V 型調音,低頻存在感大幅提升,聽起來更為聚集 Q 彈緊實;高頻部分則會變得輕亮一點;整體來說打開 ANC 降噪後雖會影響聽感,但不會吃掉某一頻率,反而加強了低頻和高頻的呈現,解析力也沒有明顯降低,可以不用在降噪與音質間取捨。
不過在開啟 ANC 降噪模式下沒有聽音樂,也會存在一點點非常細微的底噪電流聲,不過對我來說並不會影響使用,若在意的人建議實際試聽看看。
接下來將使用 Ally Plus II 原廠預設調音,並關閉 ANC 降噪來聆聽各種曲風,提供個人聽感報告給大家參考。
測試環境
- 配對裝置:SAMSUNG Galaxy S20 5G
- 串流音源:TIDAL
- 音質解析:HiFi 無損 CD 音質(16bit/44.1kHz)
- EQ 音場:原廠預設
- 降噪模式:關閉 ANC 主動降噪
- 搭配耳塞:盒附斜角耳塞最小號
【流行樂】動力火車 ─ 我很好騙
我們使用原廠預設 EQ 並關閉 ANC 主動降噪,在 Tidal 高音質音樂串流平台聆聽動力火車的我很好騙,藉此測試 Ally Plus II 針對流行樂會如何詮釋。
具有足夠解析力的人聲,聽起來溫順沒什麼毛邊,位置則明顯靠前很多;高頻和低頻則壓在比較後面一點,低頻存在感不高但也是屬於 Q 彈類型,高頻部分同樣較沒份量,但可以聽到比較多的細節。
有層次感的三頻之間不會互相打架,而 Ally Plus II 雖然是耳道式耳機,但是詮釋出來的音場並不窄,沒有那種擠在耳道間的壅擠感受。
【搖滾樂】晨曦光廊 ─ 白紙
接著換到比較注重在樂器的搖滾樂,整體來說人聲位置被稍微拉後到中間的位置,把電 Bass 與鼓點低頻往前移增加存在感,人聲部分 Ally Plus II 溫潤了一點偏啞的喉音,後半段的和音也被巧妙地融合不生硬;電吉他的聲音聽起來相當清脆乾淨,中間樂器在收放的反應靈敏不拖泥帶水;壓在最後面的節奏聲則有著明確的細節,讓層次感豐富不少。
【饒舌樂】熊仔 ─ 禁愛令
再來換到節奏混音濃厚的饒舌樂,咬字清晰的人聲和搖滾樂在差不多位置並不會特別靠前;低頻鼓點雖然有增強不少但存在感仍然比人聲弱一些,聽起來能感受到回彈感,不是下潛類型,能夠撐住整首歌曲的節奏;高頻部分一樣清晰且充滿細節,不會刺耳;中半段背景歡呼聲與女音和聲的層次感十足,到了最後左右兩耳的喃喃聲位置抓得非常準確,轉換間也很靈敏。
【爵士樂】Tony Bennett, Lady Gaga ─ Love For Sale
Ally Plus II 在關閉 ANC 降噪的狀態下將爵士樂詮釋得非常好,前奏鋼琴獨奏高亢清亮且不刺耳;人聲則比高頻靠前許多,Lady Gaga 的聲音被調得略暖,因此即便唱到高音聽起來也很舒服,並保留了一點唇齒音來增加臨場感;中間段落管樂加進來時,為整首歌增添了慵懶感之餘,細節也非常多不會感受到黏糊感;電 Bass 量感適中,位置靠後但不會被吃掉,搭配上小鼓緊湊的速度感,讓整首歌聽起來很華麗,非常推薦拿來聽管樂或是爵士樂。
【古典弦樂】弦樂小夜曲, 作品K.525, 第二樂章 ─ 浪漫曲(莫扎特)
在古典弦樂類型的歌曲,Ally Plus II 的高頻保有高亢清透感,不會過尖也不會被偏暖的音色磨得完全失去該有的特質;大提琴營造出的共鳴性拉出一點空間感,雖然因為耳道式設計的封閉性,使它沒有大到像在現場那樣的廳堂感,但基本上還是保有一點距離;整體來說,用來聆聽注重在中、高頻的弦樂並不會像市面上主打低頻的耳機那麼出戲,三頻之間的層次與速度也都有被 Ally Plus II 體現出來。
綜觀上述來說,在關閉 ANC 降噪的一般模式下,聽感會比較偏向中、高兩頻,聽流行樂的人聲解析力足夠,也能聽到一些歌曲中的混音細節,高頻被稍微潤飾得沒那麼尖銳,卻也不會喪失原有的高亢感,聽起來相當透亮。
若是比較喜歡低頻的人,則會建議開啟 ANC 降噪聆聽,開啟後能感覺到低頻的量感加重許多,存在感突出,且因為低變得比較集中所以聽起來會更緊實 Q 彈一點,解析力也沒特別感覺被降低,整體會偏向微 V 型調音。
以下提供個人覺得適合的對應曲風:
- 開啟 ANC 適合聽:饒舌、搖滾。
- 關閉 ANC 適合聽:流行、爵士、古典弦樂。
通話 & 延遲
▲ Ally Plus II 收音效果不錯,但降噪處理能力偏弱一點。
在通話方面 Ally Plus II 除了在耳機下方塞入稍微凸出的指向性麥克風來加強收音外,兩耳也各設有三顆麥克風,通話降噪技術則是採用常見的 Qualcomm cVc 8.0。
實際在高雄市區戶外進行通話測試,就算講話正常偏小聲受話方能大致聽得懂內容,不過在通話降噪方面因為只有靠 Qualcomm cVc 8.0 技術,因此人聲會有一點糊糊的機械音,背景則只能針對規律性車流聲壓低個 7 成左右,若是有引擎聲或偏高頻的突發性噪音,處理效果還是偏弱一點。
不過若是在室內通話或不是長時間講電話的話,Ally Plus II 還是足以應付一般通話的。另外,在通話中是可以切換 ANC 降噪及通透模式的,受話方也不會聽到切換時的語音提示聲喔!
▲ 雖然支援 aptX Adaptive 編碼,但還是有一定的延遲程度。
比較奇怪的是 Ally Plus II 的延遲程度,體感實測同樣是開啟 ANC 降噪的環境下,SBC 編碼居然比 aptX Adaptive 還要低 46ms 左右。
雖然延遲數值幾乎都破到 300ms 上下,但實際看 YouTube 跟 Netflix 劇情片幾乎是影音同步,就是在遊玩音樂節奏類型的遊戲,會比較有一點延遲感,若是介意的使用者就需要再自行到遊戲內的設定調整延遲了。
實測體感延遲數據:
測試環境 | ||
使用手機 OPPO Reno6 Pro 5G
Earbuds Delay Test
5ms |
||
aptX Adaptive | SBC | |
開啟 ANC 降噪 體感延遲 |
333ms | 287ms |
開啟通透模式 體感延遲 |
357.6ms | 350ms |
※ 體感延遲數據與設備及環境有關,僅供參考。
Cleer+ App
▲ 使用者可以透過 Cleer+ App 進一步使用耳機。
搭載的 QCC5141 高通旗艦晶片因為具有比較高的運算能力,因此較能滿足客製化需求,Ally Plus II 所搭配的官方 App 就叫做「Cleer+」,目前在 Google Play 商店或是 Apple App Store 都載得到。
▲ 357.6ms 能夠擴展更多耳機功能。
進到 Cleer+ App 主畫面映入眼簾的是耳機實體照片,可以看到兩邊耳機的剩餘電量,但剩餘電量會 5%、5% 增減,並不會顯示比較細的數值,也無法看到充電艙的詳細電量,且語言目前只提供簡體中文而已。
在該 App 上,使用者能即時切換「環境音」、「關閉」以及「ANC 降噪」三種模式,但只有環境音能夠調整 1 – 10 段強度,降噪強弱則無法手動調整。
均衡器裡面則提供五段範圍能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聽感喜好調整 EQ,不過內部沒有預設 EQ,調整完畢也只能保存一組設定而已。
▲ Hearing ID 能讓左右耳聽起來更加均衡。
App 中還有一個 Hearing ID 功能,簡單來說它可以幫助左右耳聽起來的音量更平均一點,藉此解決一般人左右耳聽力略為不同的問題。
測試方法也很簡單,首先系統會播放一段規律性噪音,當使用者聽到「嗶」聲長按即可,測試完之後也可以開關 Hearing ID,或是調整它的個人化強度。
▲ 設定頁面有更多詳細的功能供使用者調整。
點進去主頁面右上角進到設定,有更多細部功能,不過雖然修改耳機名稱在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字數限制,但儲存後實際只會出現 14 個字(含空格),也就是說原本想設「辛蒂的 Cleer Ally Plus II」,但實際上只會出現「辛蒂的 Cleer All」……
且自定義觸控指令的部分,目前僅支援左右耳「點兩下」跟「點三下」能更換,對應的指令則都是預設綁死的,無法更深入細選。
整體來說雖有提供 Cleer+ App 來輔助使用耳機,但總體的可玩性還是有被限制住些。
點進去主頁面右上角進到設定,有更多細部功能:
- 更改設備名稱
- 更新耳機
- 選擇 App 語言
- 耳機提示語言
- 觸控指令
- 語音助手開關
評語總結
Cleer Ally Plus II 建議售價 NT$3,999 並提供一年保固,在音樂的調校三頻量感適中,開啟 ANC 降噪後雖會影響調音,但解析力並沒有因而犧牲,反而增加不少低頻份量及高頻細節,使用者也可以透過 Cleer+ App 做個人化設定,藉由調整出優異的音質,提升個人使用體驗。
Ally Plus II 在四千內的價格搭載了高通旗艦晶片 Qualcomm QCC5141,雖然目前並不支援口頭喚醒語音助理有點可惜,但其精品等級的質感與外型,加上最新的規格和有競爭力的價格,是款 CP 值很高的產品。
不過也不難想像未來藍牙 5.2 和自適應 ANC 降噪這些功能,應該很快就會下放到入門或中階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期待未來真無線的戰場能越拓展越大!
🉑 高規格.好價格 >>> https://bit.ly/3le0a7Z
Cleer Ally Plus II 優點:
- 具精品質感的耳機外型。
- 搭載高通旗艦級 QCC5141 晶片。
- 自適應 ANC 降噪兼顧了舒適度及降噪能力。
- 耳塞給到八組,且斜角耳塞配戴較穩固。
- 支援 Type-C 有線充電及無線充電。
- 橢圓型發聲孔符合人體工學設計。
- 支援快速充電,15mins 就能充一半的電量。
- 關閉 ANC 主動降噪並不會降低音樂品質。
- Hearing ID 能矯正左右耳聽力略不同的問題。
- 旗艦級的規格平易近人的價格,CP 值頗高。
Cleer Ally Plus II 個人心得小缺憾:
- 充電艙燈號顯示較不直覺。
- 沒有開通語音喚醒語音助理的功能。
- 不支援 AAC 藍牙編碼。
- 離耳偵測需要離開耳道約 10 – 15cm 音訊才會暫停。
- 戶外電信通話降噪效果偏弱。
- 延遲程度建議避玩遊戲的使用。
- Cleer+ App 雖有可玩性但彈性不大。
常見問題 Q&A
連線穩定性如何?
在我們環境複雜的工作室使用,並沒有發生過斷線的情形喔!
不過配對過後耳機要等個 6 – 7 秒才能成功連上裝置,是有點小久的程度。
防水防塵係數多少?
Ally Plus II 支援 IPX4 防水等級,沒有防塵能力。
長時間配戴會不舒服嗎?
用圓形耳塞比較容易有不適感,改成斜角耳塞長時間配戴也都不會不舒服,不過每個人耳道形狀都不同,還是自己試戴最準啦!
耳機總續航能力?
使用 ANC 主動降噪一直聽 Tidal 高音質歌單,大概 7hrs 37mins 會完全沒電自動關機,比官網說的 10 小時短了不少,但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不支援 AAC 的話 iPhone 可以使用嗎?
可以喔!我們使用 iPhone 13 Pro Max 配對,聲音乍聽下差不多,但低頻略糊了一點,高頻靈敏度低了一點,整體的細節、解析力聽起來比較少,聲音容易有小毛邊。
打開 ANC 對音質來說有影響嗎?
低頻明顯被往前拉聽起來更聚集 Q 彈,雖然調音有改變,但解析力及細節都沒有被影響。
延遲度如何?可以拿來玩遊戲嗎?
實測延遲約在 287 – 357.6ms,觀看 YouTube 和 Netflix 影響不大,但玩音遊會有延遲感,需要再自行在遊戲裡面設定。
耳機的功能有哪些?
- 單耳使用
- 入 / 離耳偵測
- 快速充電
- 無線充電
- ANC 主動降噪
- 通透模式(可調整 1 – 10 段強度)
不搭配 App 可以用嗎?
當然可以使用,不過透過 Cleer+ App 可以再自行調整 EQ,也可以再做細部設定,有需要的再下載就好。
完整影片
Cleer Ally Plus II 規格
藍牙晶片 | Qualcomm QCC5141 |
藍牙版本 | 藍牙 5.2 |
藍牙協議 |
A2DP v1.3.1 AVRCP v1.6 HFP v1.6 HSP v1.2 |
藍牙編碼 |
SBC aptX Adaptive |
單體大小 | 10mm 動圈單元 |
單體材質 | 石墨烯 |
阻抗大小 | 32Ω |
頻率響應 | 20Hz – 20kHz |
傳輸距離 | 約 10m |
充電類型 |
Type-C 充電 無線充電 |
電池容量 |
耳機 85mAh/耳 充電艙 500mAh |
續航能力 |
開啟 ANC 主動降噪 耳機 10 小時 充電艙 20 小時 關閉 ANC 主動降噪 耳機 11 小時 充電艙 22 小時 |
充電時間 |
耳機 2 小時 (支援快充) |
通話規格 |
Qualcomm cVc 8.0 六麥通話降噪 |
防水防塵 | IPX4 |
指令操作 | 觸控式 |
實測延遲 | 287 – 357.6ms |
產品重量 |
單支耳機 5.9g
48g |
耳塞 |
YES XS、S、L、XL 圓形耳塞 S、M、L 斜角耳塞 |
耳翼 | × |
語音助理 | YES |
App 支援 | Cleer+ App |
單耳使用 | YES |
一對多 | × |
ANC 主動降噪 | YES |
通透模式 | YES |
入耳偵測 | YES |
離耳偵測 | YES |
保固登錄 | 1 年 |
產品顏色 |
灰色 藍色 |
建議售價 | NT$3,999 |
圖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