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狗碎碎念:
技術力把千元耳罩耳機打磨到極致 VOCA MAX 完整體現 XROUND 聲學廠的偏執 |
作者/科技狗 3C Dog
▲ VOCA MAX 是 XROUND 當家旗艦耳罩耳機。
VOCA 是 XROUND 2022 定位在「商務旗艦」的最新系列,分別為真無線的 VOCA 以及耳罩式 VOCA MAX。這個「商務旗艦」可能會造成不少消費者的疑慮,以為它只看重攜帶性和通話機能,音質卻普通。
不過親自體驗過後會發現 VOCA MAX 本身具備優秀發聲單體,搭配 App 和發射器配件足以達到「高音質」、「低延遲」、「通話降噪」這些機能,所以不只是商務會議,根本 Hi-Res 音樂、遊戲、劇院這些下班娛樂也能使用。
先講結論:就是這個價位可以買到,音質最好、功能最全的旗艦耳罩耳機。
優惠連結 >>> https://go.xround.co/xUCMj(專屬折扣碼:3CDOG)
大綱目錄
外觀開箱
▲ VOCA MAX 外盒走黑色系,產品外觀和功能特徵直接印在盒子上,還附一個收納包。
VOCA MAX 外盒就是和本體一樣黑色系,可以看到右下角的 Hi-Res Audio 和 LDAC 的 LOGO。側面和背面標註滿滿的特色與 XROUND 自己研發的技術名稱,重點有藍牙 v5.3、Hybrid ANC 主動降噪,以及 Voice Chamber 通話降噪。
▲ VOCA MAX 本體加上線材配件。
盒裝配件用一個收納包裝好裝滿,打開之後還有一個小布袋,裡面有隨附的線材和轉接頭。
盒裝配件:
- VOCA MAX 耳罩耳機
- 旅行收納包
- 配件收納袋
- USB-A to USB-C 充電線(15cm)
- 3.5mm AUX 音源線(1.2m)
- 飛機專用轉接頭
- 保固卡 & 快速指南
▲ 霧面黑色表面上有浮刻的 XR 標記。頭樑旁伸縮桿位置上也有 XROUND LOGO。
VOCA MAX 的外觀很低調,只有耳罩後的 XR 標記是金色浮刻,其他都走全黑色系。耳機本體可以彎折收納,兩邊耳罩也各有 9 段節點,調節容許範圍很大。
▲ 操控按鍵都集中在右側耳罩,左側僅有 USB-C 充電孔和 3.5mm 耳機孔。兩側耳罩上方都可見收音麥克風。
全機的按鍵主要都配備在右耳罩,依據按壓方式會有多個功能,並配有電源指示燈和降噪指示燈。左側耳罩有 USB-C 充電插孔和 3.5mm 耳機孔,並設有充電指示燈。接上 3.5mm AUX 音源線後 VOCA MAX 走有線模式就會自動斷電,無法使用降噪和藍牙機能。
主要有按鍵有:
- 音量鍵 +|短壓 1 秒:音量增加、長壓 4 秒:上一首歌
- 音量鍵 -|短壓 1 秒:音量減少、長壓 4 秒:下一首歌
- 電源鍵|短壓 1 秒:播放 / 暫停 / 接聽 / 掛斷、長壓 2 秒:開機 / 關機、關機狀態長壓 4 秒:配對模式
- 手動降噪 NC 鍵|短壓 1 秒:降噪 開/ 降噪 關 / 通透模式
▲ 左右耳罩內部有標示 L / R,耳罩貼面的材料採用涼感面料。
雖然耳罩本體還是記憶海綿和蛋白皮材質,不過 VOCA MAX 臉部接觸的內面多了一層涼感面料,大幅提升 VOCA MAX 的佩戴耐久性。就算不是在冷氣房,佩戴長時間也不容易發汗悶熱。
佩戴感受上,VOCA MAX 包覆性尚可,個人耳朵有稍微壓抑一些,但不會難以接受。頭樑調控性很足,兩側各有 9 段可以調整,不會有夾頭感。重量 240g 以降噪頭罩耳機來說是真的輕,調整完成後穩固性很好,頸部負擔很 OK。
連線 & 發聲規格
▲ 拿到 Hi-Res 雙標認證的關鍵,在於鍍金單元、連線技術和聲音調校。
VOCA MAX 搭載 XROUND 與聯發科子公司「達發」共同研發的特規藍牙晶片,支援目前最新的藍牙 v5.3 Class 1 版本,編碼部分則支援 SBS、AAC、LDAC,預計未來更新能支援 LC3。藍牙的出力等級 Class 共分為 1 / 2 / 3,Class 1 可以說是傳輸距離最遠、穩定度最高的等級。
這裡注意一下,搭配的手機也要支援藍牙 v5.3,才能更完整發揮低延遲、低干擾和低耗能的機能。
藍牙 Class 等級:
最大出力 | 接收距離 | |
Class 1 | 100mW (20dBm) | 100m |
Class 2 | 2.5mW (4dBm) | 10m |
Class 3 | 1mW (0dBm) | 1m |
VOCA MAX 一次拿到 Hi-Res Audio 以及 Hi-Res Audio Wireless 雙認證。這個認證資格不是很好取得,除了要支援到 SONY LDAC 編碼、左右耳誤差在 ±50μs 之外,關鍵是採用了 40mm 鍍金單體,才讓 VOCA MAX 聲音的延展性增強過關。
VOCA MAX 發聲規格:
- 藍牙晶片:達發特規晶片
- 藍牙版本:藍牙 v5.3 Class 1
- 傳輸編碼:SBC、AAC、LDAC、LC3
- 單體大小:40mm 高分子鍍金單體
- 阻抗程度:32Ω
- 頻率響應:20Hz – 40kHz
- 耳機靈敏度:108dB
▲ Thunder Connect 特規發射器,是 VOCA 系列最獨家的關鍵。
說到連線機能一定要提 XROUND 專為 VOCA 系列研發的 Thunder Connect 特規發射器。它不是坊間一般的藍牙發射器,所以不能跟其他藍牙耳機混著用。
Thunder Connect 最大的突破就是把藍牙原本的「低音質」、「高延遲」、「通話受限」這三大痛點,透過 USB 音訊機能轉為 v5.3 的 XROUND 特規藍牙傳輸,這跟坊間 USB 無線耳機 / 滑鼠所用的 2.4GHz 原理類似但傳輸技術不同。
▲ 藍牙語音通話僅有單聲道和音質變差的問題,實測《鬥陣特攻 2》藉由 Thunder Connect 完整改善。
用藍牙耳機玩電競遊戲的玩家一定都知道,一旦遊戲途中跟隊友說話,音質會馬上變差也變成單聲道。這是因為藍牙立體聲用的 A2D2 協定不支援語音通訊,另一個 HSP 模式雖然可以語音通訊,卻只有單聲道;因此我們在邊聽邊通話時,藍牙協定會變成 HSP 也就只剩單聲道。
不過 Thunder Connect 走的不是傳統 A2D2 或 HSP 舊技術,因此可以實踐雙聲道 + 語音通訊機能。
▲ 任何裝置都可以透過 USB 安裝,並且被辨識為 USB 音效裝置。
Thunder Connect 支援的裝置相當廣,能插 USB 音訊的裝置幾乎都可以無痛安裝。實測手機、Macbook Air M1 、Windows PC 以及遊戲機,在麥克風通話和空間音訊上都能有效支援。不過要注意 XBOX 因為沒有認證無法使用,PS5 則是會音量過小,其他裝置則完好支援。
Thunder Connect 連線支援:
手機支援 | iPhone | Android |
音效支援 |
保真壓縮空間音訊 (雙聲道虛擬) |
Dolby Atmos (雙聲道虛擬) |
麥克風通話 | Yes | Yes |
電腦主機支援 | macOS | Windows PC |
音效支援 |
保真壓縮 Dolby Atmos (雙聲道虛擬) |
Dolby Atmos for Headphones Windows Sonic for Headphones DTS Headphone:X (雙聲道虛擬) |
麥克風通話 | Yes | Yes |
遊戲主機支援 | XBOX Series X | PlayStation 5 | Nintendo Switch |
音效支援 | No |
3D 音效 (音量過小) |
USB 音訊 |
麥克風通話 | No | Yes | 原生不支援 |
降噪 & 延遲實測
▲ 降噪與通透機能可以透過手機 App 進行操作。
XROUND VOCA MAX 的降噪機能是透過《XROUND MyTune》這個 App 進行調控和切換模式,也可以透過右耳罩後方的實體 NC 按鍵做循環切換。
▲ App 主要介面,重點功能都在首頁可以看到。
App 首頁主要羅列重點功能,都是看一下名稱就大概知道怎麼操作,主要分為聽感設定、環境音效、XROUND Lite 實境音效。拉開側邊欄可以看到保固登錄、軟體更新和電池電量。要吐槽一下,電池電量只看得到格數沒有百分比,比較難得知詳細電量。
環境音效主要就分為兩大機能,「主動降噪」和「通透模式」,功能部分其實操作一下就會了,那這裡還是列點講一下差異。
▲ 環境音效的主動降噪選項。
▲ 降噪效果「交通」隔絕感最強,也些微有抽真空的感覺。
主動降噪的機能其實很完整,包含可以選擇要手動還是自動調節 20 節降噪程度,同時針對場景切換四個模式。 這兩個選項並不衝突,可以選「舒適」手動維持「10 節」,或者「交通」切成「自適應」。降噪程度上「舒適」和「室內」都比較溫和,幾乎沒有不適;「交通」的降噪效果最強,大概開到「16 節」大概會比較有真空感。建議平常維持在自適應主動降噪,再針對場景來切換就好。
主動降噪:
手動調節 / 自適應主動降噪
- 20 節手動調整
- 依據環境噪音自適應調整
應用環境切換
- 舒適
- 室內
- 交通
- 抗風噪
▲ 環境音效的通透模式選項。
通透模式這裡可以手動選擇通透程度,一樣是 20 節進行調整,不過就沒辦法像主動降噪那樣自動調節。另外三種通透加強模式,主要是針對特定聲音去做加強,共有均衡、人聲加強、環境清晰三種。
▲ 通透加強滿神奇的,可以凸顯他人的講話聲。
通透模式平常建議維持在「均衡」就很夠用,如果需要跟人對話再開「人聲加強」,系統會凸顯音量特別大聲的講話語音(因為通常音量大代表人靠得近正在交談)。不過我實際測發現差異很小,大家可以自己玩玩看。
通透模式:
手動調節
- 20 節手動調整
通透加強模式
- 均衡
- 人聲加強
- 環境清晰
▲ 語音降噪並沒有獨立選項,Voice Chamber 通話降噪會持續作動。
耳機的「主動降噪」是指説佩戴者你自己聽不到環境噪音,「通話降噪」則是跟你講電話的人聽不到你身旁的雜音。XROUND 研發的 Voice Chamber 通話降噪這個機能在 App 沒有獨立選項,但它在通話時會持續作動。
我們實測 LINE 語音和電信電話,背景的冷氣底噪和持續敲擊鍵盤的聲音都能有效消除。這個除了上班商務會議能用到,下班跟隊友電競通訊也很實用。
▲ VOCA MAX 搭配 Thunder Connect 的低延遲主要在玩音樂遊戲、射擊遊戲改善最強烈。
延遲表現上,我們分別使用 AAC 藍牙連線、Thunder Connect 發射器、3.5mm AUX 音源線,於筆電和手機進行實測。測試方式是開啟影片或 App,利用人耳聽到的音效即時反應點擊去做延遲量測,數據都會測試 5 次並取平均值。
延遲實測:(測試 5 次取平均值)
使用電腦:Macbook Air M1
測試影片:Audio Video Sync Test 60 FPS(by coral)
初始延遲(揚聲器):0ms
電腦 | 延遲時間 |
藍牙 AAC 無線實測延遲 |
24ms |
Thunder Connect 無線實測延遲 |
16ms |
3.5mm 有線實測延遲 |
24ms |
使用手機:LG G8
測試軟體:Earbuds Delay Test
初始延遲(揚聲器):47ms
電腦 | 延遲時間 |
藍牙 AAC 無線實測延遲 |
215ms |
Thunder Connect 無線實測延遲 |
40ms |
3.5mm 有線實測延遲 |
30ms |
※ 體感延遲數據與設備及環境有關,僅供參考。
延遲表現實測,在電腦瀏覽器的 YouTube 影片上,有線連接、藍牙連線與 Thunder Connect 連線差異都不大,體感幾乎沒有延遲。手機實測部分藍牙最慢, Thunber Connect 則幾乎達到 2.4GHz 無線和 3.5mm 有線的同等水準。玩音樂遊戲和射擊遊戲甚至可以達到 0 校准的優異程度。
TailorID 2.0 & EQ 聽感
▲ EQ 和 Hi-Res 音源搭配下,VOCA MAX 的聽感絕對能上打萬元耳罩耳機。
最後回歸到耳機的本質,音樂性和聽感調校。XROUND 透過 TailorID 2.0 和 EQ 等化器讓大家調整適合自己的聲音。
▲ EQ 有多種模式可以調整,都可以切換聆聽看看。
《XROUND MyTune》的 EQ 選擇非常多,幾乎涵蓋各大音樂類型。預設有 10 組還可以設定 2 組個人化(可自由命名),加上等等要說的 TailorID 2.0 一共可以選到 13 組。
EQ 選擇:
- 預設
- 人聲加強
- 低音增強
- 柔和
- Podcast
- 搖滾
- 爵士樂
- 電子樂
- 流行樂
- 古典樂
- 個人化 1
- 個人化 2
▲ TailorID 2.0 會釋出多個大小聲音頻,藉由答題方式調整 EQ。
VOCA MAX 的 TailorID 2.0 可以藉由聽感量測調節 EQ,它可以在《XROUND MyTune》App 中啟動,進行方法會請使用者在安靜環境,回答多個聽力問題。問題會用各種頻率的聲音搭配不同音量來詢問是否「聽見」;藉此測出左右耳對音頻的接受敏銳度。
跑一輪 TailorID 2.0 非常快,調整起來也非常有效。我實測調整完後歌曲聽起來中高頻更突出,人聲也更靠前,對我來說更聽得到細節。這個也不是什麼黑科技,
▲ LDAC 很棒,但是 Thunder Connect 更強。
再來説說我心目中的最強音質組合,就是連接「 Thunder Connnecr 發射器」搭配最強 Hi-Res 音源「Qobuz」。整套播下來,若再套用 TailorID 2.0 聲音質地就非常優秀,低頻 Q 彈定位感明確,人聲清晰悠揚,聲音略暖。
搭配聽感排行:
連線方式 | 特規發射器 | 藍牙連線 | 藍牙連線 | 有線連接 |
連線方式 | ThunderConnect | LDAC | AAC | 3.5mm AUX |
聆聽來源 | Qobuz | Qobuz | Qobuz | Qobuz |
音質等級 | 極優 | 優 | 普 |
優 (視 DAC 等級) |
EQ | 固定 | 可調 | 可調 | 無 |
降噪機能 | 手動開啟 | App 可調 | App 可調 | 無 |
XROUND Lite實境機能 | 無 | 無 | 有 | 無 |
備註 |
連線時無法 App 操作、便利性沒有純藍牙高 但連線穩定性高 |
需至開發者者選項調至 990kbps 最高品質 且穩定性較低 |
穩定性高、便利度高 但音質普通 |
VOCA MAX 無法過電 仰賴 DAC 推耳機的功力 |
不過搭配 Thunder Connect 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例如連線時會無法連接 App,聆聽時無法自由調整 EQ 和降噪程度。只能事先設定好,連接上後再靠實體鍵切換。調節機能雖然不大方便,不過 Thunder Connect 比起 3.5mm 有線更能發揮 VOCA MAX 的發聲實力,甚至超越 LDAC 的清晰度和穩定性。
▲ VOCA MAX 拿到不要急著聽,先用專屬的煲機小工具跑個 3 小時,音質大不同。
不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先煲機!新購買後先開啟《XROUND MyTune》執行「煲機小工具」,跑個 2 – 3 輪後,原本黏糊的低頻和不清晰的人聲就會解放大半,還你一個 Hi-Res Audio 認證耳機該有的表現。
評語總結
▲ 泛用性絕佳的 VOCA MAX 絕對不只是「商務旗艦」這幾個簡單字眼可以涵括。
VOCA MAX 作為一款藍牙耳機,本體的 40mm 鍍金發聲單體還算講究,LDAC 和 AAC 編碼泛用性強,調音 EQ 和 XROUND Lite 實境音效則讓使用情境更廣。再加上主動降噪、通透模式、通話降噪,還有最長 40 小時的續航,可以說是先講求發聲優異,再用各類技術力加強機能,編碼支援和功能性非常完整。
再來不得不提 Thunder Connect 特規發射器可說是「作弊外掛」般的存在,它使 VOCA MAX 整體的音質和連線穩定度一口氣拉升,把該有的聲音品質完整發揮,強烈建議一同購入。不過注意它無法作為藍牙發射器和其他耳機共用,就是 VOCA 系列獨家配件。
▲ 不能雙模連線,邊玩邊通話算是小可惜。
缺點的部分也來自於 Thunder Connect ,發射器都已經佔用體積了,卻無法做到像 2.4GHz 耳機那樣雙模同時發聲,這部分實在有點可惜。但 VOCA MAX 捨棄雙模晶片,把耳機本體重量縮減為只有 240g,也算是增加攜帶便利性。
▲ 能不能輾壓其他降噪耳罩,親自試聽最準。
VOCA MAX 的圖像與行銷太走商務菁英取向,導致大家可能認為機能性大於聲音;售價 NT$5,000 這個價位帶也讓人覺得不上不下,擔心品質有缺陷。但經由這段時間的實測體驗,Run 開後搭配 Hi-Res 音訊來源和 Thunder Connnect 發射器,XROUND VOCA MAX 就是能上打萬元耳罩的存在。
親耳體驗一下,你會訝異無線耳機竟然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 優惠連結 >>> https://go.xround.co/xUCMj(專屬折扣碼:3CDOG)
XROUND VOCA MAX 規格
產品顏色 | 黑古銅金 |
有線連接 | AUX 3.5mm |
無線連接 |
Bluetooth v5.3 Class 1 |
藍牙晶片 | 達發特規晶片 |
支援協定 |
SBC AAC LDAC LC3(於日後更新支援) |
單體大小 | 40mm 高分子鍍金單體 |
阻抗程度 | 32Ω |
頻率響應 |
20Hz – 40kHz(有線) |
耳機靈敏度 | 108dB |
電池容量 | 500mAh |
充電類型 |
Type-C 充電 (不支援邊充邊聽) |
降噪機能 | ANC 自適應主動降噪 |
續航能力 | 40hrs |
搭配軟體 | XROUND MyTune |
產品重量 | 240g |
Thunder Connect™ |
1 x USB-C Bluetooth v5.3 |
麥克風類型 |
5 x MEMS Voice Chamber™ 語音降噪艙技術 |
產品特色 |
App 調控 Hi-Res 認證 TailorID™ 2.0 低延遲 Thunder Connecct 連線 自適應主動降噪 入離耳偵測 多場景通透模式 一對二連線 耳罩涼感面料 |
保固登錄 |
18 個月 (註冊延長為 2 年) |
建議售價 | NT$5,580 |
圖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