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ATA 的電競品牌「XPG」旗下的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搭載「靜音 + 動圈」雙單體、獲得高解析音樂「Hi-Res」認證,在適用性上除了 PC 也支援行動裝置,聽起來如何就來看看本次開箱。
這邊簡單描述關於 XPG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的三個特點:
一、雙單元架構,提供靜音驅動及動圈驅動單元
二、三種音場模式,可調整為 FPS、虛擬 7.1 以及音樂模式
三、支援 Hi-Res Audio 高解析音質
先來簡單看一下規格吧!
|XPG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規格|
顏色:黑色
耳機重量:362克
本體尺寸:(長x寬x高)69 x 237 x 198mm
驅動單體:靜電單體 / 動圈單體雙單體架構
頻響:5 Hz – 50,000 Hz
阻抗:32Ω±15%
靈敏度:102±3dB/mW@1KHz
介面:USB type C / 3.5mm
音效模式:音樂 / 虛擬7.1聲道 / FPS
燈光效果:LED紅光
Type-C 線控盒線長 1.3m
3.5mm 線控盒線長 1.25m
Type A 轉 Type C 延長線線長 1.25m
Y型一對二音源線線長 1.36m
麥克風技術資訊
麥克風降躁技術:ENC環境降噪
麥克風指向性:單指向
頻響:20Hz – 20,000 Hz
靈敏度:-38db±1.5db
產品保固:2年
外觀開箱
▲外盒包裝和 XPG 召喚師電競鍵盤相同,採用黑紅為主的配色。
▲包裝上有產品介紹,側邊包裝上則有內容物一覽。
背面有產地以及 QC Code 可以直接到 XPG 的官網查看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的詳細資訊,詳細說明耳機的特色功能,包含了「雙單元架構」、「內建 FPS 專業模式」、「ENC 環境降噪技術」、「虛擬 7.1 環繞音效」、「支援 Type-C 連接埠」以及擁有 Hi-Res Audio 的小金標。
▲XPG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的包裝內容物。
附贈的內容物有預知者電競耳機一副、可拆卸的單指向性麥克風一個、3.5mm 的 Y 線材一個、Type-A to Type-C 線材一個、3.5mm 傳輸線搭配控制器一個、雙 Type-C 端子傳輸線搭配控制器一個,以及說明書和 XPG 貼紙。
▲雙 Type-C 端子傳輸線上有能夠調整不同模式的控制器。
XPG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一大特色便是提供許多線材可相容於多平台,雙 Type-C 端子傳輸線除了可以用在 PC 電腦上,遊戲主機也可以支援。
控制器可以調整多種模式,撥桿可以切換三種音場模式,包含「虛擬 FPS」、「7.1 環繞音效」或是「音樂模式」。轉動圓形轉盤能調節音量、按壓則是可以開關麥克風。
側邊則有耳機外部渦輪 LED 燈效的開關,另一個側面則是調整麥克風的 ENC 環境降噪開關。
▲雙 3.5mm 的端子傳輸線也有控制器,3.5mm 才有支援「Hi-Res」高音質。
一般的 PC 和遊戲手把就很適合使用這種 3.5mm AUX 插頭,雙 3.5mm 線材的控制器造型跟 Type-C 線材的不大一樣,轉盤能夠調節音量,撥桿部分可以設定麥克風開關;雖然少了三種切換模式,但是「Hi-Res 認證音質」需要使用此種線材才能支援,雙 Type-C 是沒有支援的。
▲常見的 3.5mm 的 3.5mm Y 型接頭。
Y 型接頭線材的一側是 3.5mm 的連接孔,可為擴充使用,可以應用於耳機和麥克風孔分離的 PC 或筆電都能用這種方式連接,對於較舊款的電腦有支援,也能和前面介紹的雙 3.5mm 的端子傳輸線一起使用。
▲USB-A 轉 Type-C 的轉接頭可用於 PC 上。
Type-C 轉接頭可以和雙 Type-C 端子傳輸線一起連接在電腦上,如果沒有 Type-C 孔的 PC 也能輕鬆運用哦!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上有 3.5mm 和 Type-C 的連接埠。
耳機左耳罩的下方有 3.5mm 和 Type-C 的連接埠可以依照需求使用,第三個孔位為可拆卸麥克風的部分。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的收納盒為黑色磨砂材質。
▲收納盒有上下層,分隔出許多收納空間。
收納盒非常巨大有氣勢,外觀為霧面磨砂設計,材質較硬,正面印著 XPG 的 Logo 。黑色浮雕設計有種簡約低調的感覺,收納盒有上下兩層,上層隔出許多收納位置,可以放入各種線材或者耳麥以利歸位;而下層則是有保護耳機的凹槽,將耳機旋轉後就能放入。
▲渦輪設計的耳罩造型並搭配紅色 XPG Logo 字樣,看起來很 Turbo。
可以 180 度旋轉的渦輪耳罩,外觀為單色 LED 燈配置,並非如今電競規格較常見的 RGB 燈效。相較絢麗的燈光色彩,PRECOG 預知者的風格走內斂路線,可以在控制器上進行開啟和關閉 LED 燈效。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為黑色底色搭配鍍鉻的邊框材質。
而連接頭帶和耳罩的部分以鏡面鍍鉻為主,在霧面材質的耳機中很搶眼,材質是真正的金屬,摸起來就覺得手感很冷冽扎實。頭帶採用的是延伸墊片,而非常見的伸縮桿調節式,不過也有彈性能夠調整角度。
▲耳罩內有 XPG 的圖樣。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分別有「靜音驅動單元」以及「動圈驅動單元」兩種驅動單元,靜音單體更適合中高頻的音質表現,而動圈單體則是能較完整呈現低頻的效果,兩者搭配能還原較好的音效品質。
▲外層的頭帶使用皮革材質,印上了 XPG 的 Logo。
▲內層的耳罩及頭帶都是使用軟蛋白的材質。
皮革材質的外層頭帶不管是視覺或是觸覺的質感都很好,側邊有紅黑交錯的縫線,內層接觸皮膚的部分都是使用軟蛋白材質,柔軟且手感不錯。
▲可拆卸式麥克風附帶一個海綿套。
麥克風為可拆卸式的設計,如果沒有語音的需求,可以直接拔掉即可。而附帶的海綿套可以有效防噴,在進行語音通話時就不用擔心聲音會爆音囉。
耳機實際表現
▲使用雙 3.5mm 傳輸線的遙控器來聆聽上支援「Hi-Res」認證的歌曲吧。
提供了四組連接線的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提供多個連接埠,可以應用在多個平台上。這邊示範最基本的就是 PC 啦!電競遊戲、音樂、電影都可以使用,而耳機擁有的「Hi-Res」認證是一定要測試的。
常用的 Netflix、Spotify、kkbox 等串流平台並沒有支援到 Hi-Res 等級的音質,但可以使用「Tidal」來體驗一下。拿來聽樂器較為複雜的樂團《One OK ROCK – I Was King》,或是樂器較為單純的樂曲《蔡琴 – 被遺忘的時光》,都能聽到撥弦時細緻的聲音,不過人聲較靠後一些,樂器聲則更為突顯,像是鋼琴的尾音很清脆響亮,中高頻的高音處理很精緻,人聲尾音就收得乾脆利落,低頻也有「震」得有感。
▲雙 Type-C 的傳輸線上的控制器可以調整三種模式,像是玩遊戲最適合的 FPS 模式。
控制器上能夠依照情境調整模式,像是凸顯定位方向性,適合玩遊戲的「FPS 專業模式」、強調環繞與低頻,適合觀賞電影的「虛擬 7.1 環繞音效」以及專注在兩聲道聆聽歌曲的「音樂模式」。
切換到「FPS 專業模式」後,可以感覺遊戲中的環境音明顯遭家,再來跟方位性有關的音效:腳步聲、槍響的方向定位都還算明確。玩《鬥陣特攻》時,戴上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能比較清楚判斷敵人來自何方,即使是細微的腳步聲也都能分辨。
▲「虛擬 7.1 環繞音效」也是 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的一大特色,適合觀賞影片。
「虛擬 7.1 環繞音效」這邊實測看 Netflix 上《蝙蝠俠 :開戰時刻》,PRECOG 屬於三頻均衡的類型,低頻的部分有動圈單元的加強,環繞音效個人感受上很強烈。而人聲對話部分,像角色講話,腳步聲、打鬥場面的爆破聲響也很有臨場感,尤其我覺得地下室的水流滴答聲,都淋到肩膀上啦。
▲使用 Type-C 的「音樂模式」和 3.5mm 連接的「Hi-Res」音質比較。
「音樂模式」我個人感受上覺得較 3.5mm 支援的「Hi-Res」音質更立體一些,而使用 Type-C 連接時有些許的電流聲,人聲及樂器聲都有被籠上一層的感覺。「Hi-Res」音質在音樂體驗上勝過許多。同樣以《蔡琴 – 被遺忘的時光》為例,「音樂模式」下會覺得人聲更靠後,定位不錯,中高頻表現清晰,值得一提的是低頻的鼓聲也有被凸顯。
▲麥克風支援 ENC 環境降噪技術。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針對麥克風有進行優化,ENC 環境降噪技術能在遊戲遊玩的時候,語音通話的溝通較不會因為遊戲背景聲音太大而受影響,家人在後面看電視仍然能聽清楚隊友的聲音。記得搭配「FPS 專業模式」會更有臨場感!
▲實際配戴 PER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記憶棉的材質戴久了也不會不適。
耳罩採用軟蛋白材質,頭帶的部分能依照頭型進行調整;即便重量落在 362g,但實際配戴後其實還挺耐久的,以 Joyce 女性頭圍來說,會稍微有點壓到髮型,不過耳罩很大並不會壓耳朵。
結語
XPG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在各種平台上都能適用,提供 Type-C 和 3.5mm 的連接方式,並且有多種模式可以在耳機上進行調整,和 SUMMONER 召喚師電競鍵盤一樣無需驅動程式就能直接使用。
缺乏 RGB 燈效的對應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外觀部分包含線控的塑膠感比較重。不過最大特色的雙傳輸線與模式切換都滿實用的,同時雙驅動單元加上 Hi-Res 音質也給發燒友更好的聽歌彈性。
整體而言 XPG PRECOG 預知者電競耳機的規格和價格上都有給出誠意,涵蓋了音樂、家庭劇院、遊戲三大常用領域;很適合有在玩遊戲同時也收藏電影、音樂的朋友。
Joyce 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