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碰電腦零組件或者過年想換一台新電腦的各位,一定都對這個畫面並不陌生。每個機殼品項後面都有標註一些術語,「顯卡長」、「CPU 高」、「ATX」、「透側」等等,像是這次的 Bitfenix 亞瑟之劍就有出現顯卡長 40、CPU 高 17.8 / 玻璃透側 / E-ATX,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機殼又應該怎麼選呢?伊森我就來帶各位一一解讀這些術語到底在表達什麼吧。

根據主機板尺寸大小,機殼也推出比較常見的三種尺寸:
一般最常見的大小 ATX
小一點的 MicroATX
大一點的 Extended ATX 尺寸
當然還有更小的 ITX,跟其他奇形怪狀尺寸系列就留在下次有機會的時候再談吧。

這次的主角亞瑟之劍 Bitfenix Saber 為 Extended ATX 大小,這就代表了有給大尺寸主機板的足夠空間,那除了主機板,也不要忘了 CPU 跟散熱模組也需要預留一些空間。
更別提現在隨便一張強勁的顯卡都大得嚇人,如果不是太在意機殼大小的玩家,就建議要買容納顯卡 30 公分以上、CPU 16 公分以上的機殼才會比較夠用。

再來講講不影響功能卻影響美觀的機殼側板,比較常見的有網孔、壓克力透側、玻璃透側以及無透側。
透側顧名思義就是透明側板,有 RGB 光效零組件的話,當然就是首選了!玻璃側板最大的優點就是美觀,不像壓克力容易刮花,但是缺點就是比較重,也讓人擔心是否會發生爆裂的情況。
火鳥亞瑟之劍的 4mm 鋼化玻璃透明側板,四孔的螺絲接觸面都有橡膠墊圈能有效吸收衝擊,經過我們搬來搬去~宅配來、宅配去~的折騰後,依然亮麗無損,至少爆裂什麼的我們是沒有遇到。

風扇區域則是機殼最重要的一個項目,這也代表機殼的散熱能耐了!亞瑟之劍總共能夠安裝全部六個機箱風扇,前方兩個 140mm 或三個 120mm 風扇、頂部兩個 120mm 跟後方一個 120mm。

那為了發揮最好的 RGB 光效之力,除了原廠就內附前後各一顆散熱風扇,我們另外加裝了 BitFenix 幽靈 RGB 風扇共三顆,讓機殼涵蓋前方進氣到後方還有上方的散熱排氣。


另外很多人會遺忘的下方進氣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最容易積灰塵的地方,定時清理千萬別忘了這裏!鋁製髮絲紋的前面板左右兩邊都有可拆式的濾網條,各個進氣孔、排氣孔都可以再加裝濾網,有效防止灰塵堆積。

以區域來看,亞瑟之劍涵蓋上、下兩個區塊,上方區塊就是拿來放置電腦零件的,轉過來到背面還可以另外壁掛四顆 2.5 吋硬碟,也預留了還算充足的 23mm 理線空間。那在下方區域則是硬碟跟電源供應器的放置空間,可以容納兩顆 3.5 吋硬碟以及 18.5cm 以內的電源供應器。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台電腦是怎麼配備的吧:
主板:ASUS ROG STRIC Z390-E
顯卡:ROG STRIX GTX1070TI
水冷: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ML240L
記憶體跟 SSD:TeamGroup T-Force DELTA 系列
電源供應器:火鳥 BitFenix Formula Gold 550W
風扇跟燈條:分別為火鳥幽靈、火鳥光魔系列


最大特徵就是高占比的發光空間,讓你的記憶體跟 SSD 像一塊燈板一樣‵,這個插好插滿發光的樣子只能說真的超屌啊!發出的光亮還可以把主板不發光的區域輝映得相當透亮。
亞瑟之劍內建 A-RGB 光效控制器,上有 RGB (4pin) 和 A-RGB (3pin) 接頭,可以讓機殼自己作為控制,就算主機板不支援 A-RGB 光效控制也可以自己發光。

火鳥的機殼風扇燈條也可以自行串接,並支援各大品牌的光效控制(ASUS、MSI、GIGABYTE),像它就原生支援 ASUS AURA Sync、Addressable RGB 可編程光效工具,非常適合喜歡敗家之眼和玩燈光的朋友喔!

要選擇一個好的機殼,可裝載零件空間、零件高度、長度、散熱品質都要納入考量,有沒有光效 RGB 的外觀設計更是現在組電腦的重中之重啊!
不知道看完的你們都選擇什麼樣的款式呢?會不會亮、是大是小、機殼顏值到底哪一個才是你最看重的?有任何選購上的問題歡迎一起留言討論。
🔺火鳥 亞瑟之劍:http://bit.ly/2DLmRd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