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影片版: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Zvni11T_E&w=560&h=315]
在 2019 年初 獨立了旗下品牌紅米 Redmi 藉此作出品牌區隔, Redmi Note 7 以不到 6,000 台幣的售價,堅持走「死磕性價比」的路線。
這次我們將分析這台號稱「堅如磐石」小金剛的 Redmi Note 7,跟台灣另一位
「堅若磐石」的 ASUS ZenFone Max Pro (M2) 做一番比對。
告訴大家「性價比」體現在哪裏?而「成本控管」又節省在哪些細節裡面?
作為紅米品牌獨立後第一款代表作品,Redmi Note 7 在很多地方都讓人感覺到誠意。
Redmi Note 7 官網售價為 5,999 至 6,999 元台幣,差別在 64GB 與 128GB 容量。
ASUS ZenFone Max Pro (M2) 官網售價為 9,900 元台幣,只有 128GB 一種容量規格。
以外觀來說,第五代大猩猩玻璃背蓋與螢幕 在手感上扎實不少,對比 ZenFone Max Pro (M2) 則是採用塑膠背蓋,正面則是第六代大猩猩玻璃。
再來是底部的 Type-C 接口,同時保有 3.5mm 耳機孔,這點其實是 對比許多品牌的旗艦手機了;而他牌還有許多中階手機使用 MicroUSB 甚至沒有耳機孔,就不知道是在節省什麼啦。
那麼 Redmi Note 7 成本節省在哪裡呢?首先是塑膠的側邊框在顏色上跟金屬質感還是有一些落差的,而 6.3 吋水滴螢幕的邊框,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細。而跟 ZenFone Max Pro (M2) 相比
可以發現發色跟對比上呢,ZenFone Max Pro (M2) 還是略勝一些。
Redmi Note 7 擁有高通驍龍 S660 搭配 4GB 記憶體,4,000mAh 搭配 QC4.0 的快充 則是非常讓人驚喜。而以 5,000mAh 的 ZenFone Max Pro (M2) 來說呢,雖然可以維持比較久的時間,但是僅支援 QC1.0 也就是 5V / 2A 需要 2.5 小時才能夠充飽;而 Redmi Note 7 大概可以省上一個小時。
而在這裡是怎麼節省成本的呢 就是配件了:
Redmi Note 7 隨機附贈的充電頭是 5V / 2A 的,而非支援的 18W 規格。同時保護套非常地薄,沒有將凸起的雙鏡頭保護好,極力進行成本控管。
再來還有連線能力、保固服務、系統優化等比較,篇幅有限大家可以移步至影片。
而最後讓 Redmi Note 7 徹底發揮性價比的,就是拍照。
Redmi Note 7 使用三星的 GM1 48MP 大面積感光元件,預設模式是以 1,200 萬畫素輸出照片,只要在專業模式將其開啟 就能拍攝 48M。4,800 萬畫素照片在瀏覽照片時呢 可以進一步的放大,對於需要瀏覽細節 這個模式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但由於輸出時,像素的陣列跟 1,200 萬畫素的時候完全相同,所以整體的成像幫助呢 就顯得比較微小一點。而且在 4,800 萬模式的時候呢 無法開啟 HDR 跟 AI 辨識,同時 MIUI 新增的夜景拍攝也無法使用。
Redmi Note 7 擁有很好的拍照元件規格,如果加上 Google Camera 超強的演算法,會變得如何呢?
在這裡我們也裝好 Google Camera 了,具體的對照呢 就試拍兩張吧:
再來我們就對比使用 SONY IMX486 1,200 萬畫素感光元件的 ZenFone Max Pro (M2) 實拍照片。由於 Redmi Note 7 在原生相機的表現上比 ZenFone Max Pro (M2) 原生相機表現要好太多,所以我們就直接在兩支手機都使用 Google Camera,並且預設 HDR+ 模式來進行對照:
總結來說 Redmi 品牌的確沒有讓人失望,它在許多消費者一目了然的硬體規格上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滿足,對比另一台售價較高、一樣主打「堅若磐石」的手機,真正體現了「死嗑性價比」。
影片最後還有兩台手機的錄影防手震比對,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以上,希望對有興趣的朋友提供參考,有所幫助。
Eason 3C Dogs
201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