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上手#12】螢幕下指紋黑科技加絕佳音質 | vivo X21 體驗 & 上手

【開箱上手#12】螢幕下指紋黑科技加絕佳音質 | vivo X21 體驗 & 上手 - Vivo, 上手, 手機開箱, 開箱上手 - 科技狗 3C DOG

這是一支出乎我預期的手機 ,
以往會認為 O 家與 V 家都是所謂「低配高賣」的代表品牌 ,
用中階機的硬體規格 硬是賣到接近旗艦機的價位,
但在體驗下來 會發現 vivo X21 有非常用心跟獨到的地方,
這些地方值不值得這樣的價格,
個人認為如果切合自己的需求 那麼將是值得的 ,
很多部分在影片有特別說到,
在這邊就講講這款手機值得推薦給怎麼樣的使用者。

0.螢幕下指紋
對個人來說 螢幕下指紋技術是黑科技 ,
不過這個黑科技並不是為了炫技而存在 ,
而是最好的讓螢幕挪出空間 ,
背部也呈現一體的美感 指紋辨識器自 iPhone 5s 問世後 ,
便成為手機的標準配備 ,
有的手機將之作在電源鍵 設法消除其突兀多餘的存在空間,
也有廠商做在鏡頭旁邊 設法在視覺上呈現一體感 ,
而在 iPhone X 大膽啟用 FaceID 而捨棄指紋後 ,
全螢幕手機與安全辨識問題 就變成行業取捨 ,
畫面感應處會亮起超級亮的螢光藍色,
感應時間約在一秒 手指沾到水 只要是濕的 幾乎一定失敗 ,
錄入時也費一番功夫 約錄了 12-16 次 ,
儘管解鎖速度不像我們習慣的迅速 ,
錄入時多費了許多時間 ,
但實際使用時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困擾 ,
個人認為這還是給手機設計帶來方向,
既可保有 18:9-19:9 的高螢幕占比 又能確保背面更有美感設計的發揮 ,
我想下半年或者明年的機型 或許這樣的科技就成為標準配備了!
1.看中螢幕尺寸與音質效果的 X21
完.全.活.用 6.2 吋的螢幕空間 ,
在看強制滿版的 YouTube 與 Netflix 時,,
你會覺得你就是拿著一塊螢幕 搭 DAC 晶片加持的耳機聆聽效果,
它得以成為稱職的行動劇院。

2.手感
握持感非常良好 搭配重量輕巧 ,
與同在 15Xg 量級的 ASUS ZenFone 5 相比 X21 由於背面玻璃弧形收尾,
因此更貼合手掌 但由於初拿到時,
玻璃太滑手 因此建議還是要加上保護套 ,
但一部輕巧的手機可以有這麼大螢幕效果 相當感動!

3.拍照
可以說 X21 的成像完全不是以忠實呈現來做為取向 ,
而是「讓妹仔高興」 對比不功不過 ,
但可快速對焦成像的主鏡頭 自拍鏡頭才是它著重的地方 ,
儘管散景有點假 但美顏/虛化 ,
都有可以調整的地方 完全適應任何自拍愛好者的需求 ,
在此之前 我認為行動影音的旗艦是 LG G6 ,
但一來它過重 ,
整體摸來不知為何螢幕也沒太大卻有點沉 ,
二就是糟糕的拍照延遲與執行速度 ,
不僅用久了系統容易卡頓 室內入夜要拍個小孩 對焦會對半天 ,
但2018年 中階機換上 19:9 的螢幕後 ,
將合格的拍照與相當不錯的影音體驗整合 vivo ,
這個大家之前都覺得稍微有點距離的品牌 ,
在體驗下出乎我意料地讓我覺得佩服其打造產品的能力 ,
而且其實在 Run 系統的時候 ,
儘管圖示不能換成 Google Play icon pack 還是讓我有點murmur 但在做各類拖曳、執行上,
其滑順的 UI 體驗是我很久沒體驗到的 這裡的順 !
並不是執行速度的順 而是把各類過場動畫做好,
不會有感覺一個動作跟一個動作間的過度很突兀,
目前做最好的是 Google Pixel 2 你會發現在點按、滑動、拖曳圖示、跳出視窗等等的動作中,
隱藏許多設計師的巧思 X21 離 Google 加持的 UI 當然差得還遠,
但卻也是讓我感受到廠商在打造產品之中 有一定的堅持跟細節打磨 ,
提供給大家參考。